認養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土地
➤ 讓土地的保育價值被看見!
2024年,全台石虎路殺紀錄高達50隻,是歷年來最高的一年。在開發案頻仍、道路切割、光電入侵、溪流水泥化而破壞苗栗淺山環境的情形下,棲地破碎化成為石虎保育的最大障礙。以保存零星棲地來創造生態廊道來串聯重要的石虎熱點,在多年前就成為協會思考的保育對策之一。但若要透過募款買地來推動土地信託並非一蹴可幾,因此,國有財產署的土地環境保護認養機制是目前協會努力的方向之一。
透過土地認養,可以針對位於石虎分布熱點的土地進行管理及監測,監測的目標雖然是石虎,但也同時觀測到是否有其他野生動物活動,並可依據這些野生動物的習性及需求,在認養土地中進行棲地的營造及管理,以保存苗栗淺山的生物多樣性,並讓這些認養地成為熱點中重要的生態廊道。
財政部國有財產署2019年起推動「國有非公用邊際土地環境保護認養機制」,針對石虎重要棲地範圍,協會自2020年起,認養第一筆位於通霄楓樹窩段的土地後,今(2025)年擴大認養範圍,認養了包含了造橋、公館、三義、後龍共12.6公頃的土地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,協會如何透過認養土地,發揮屬於全民的石虎棲地保育以及生態價值吧!
▍認養土地小檔案 ▍
﹏﹏⚑ 造橋﹏﹏
位於造橋冠軍磁磚廠前方,約0.18公頃土地。由於鄰近道路(台13甲)、台鐵、高鐵,造成棲地南北向切割嚴重,對於野生動物移動非常不友善。近年來在這個區位光是石虎的路殺至少就有5筆,對於維護石虎族群來說,認養對改善棲地切割問題具有關鍵的重要性。協會自2021年起,在周圍區域進行長期監測,已經有石虎、食蟹獴、白鼻心、穿山甲、山羌等豐富的生物紀錄,這些長期監測是進行棲地改善評估及了解成效的重要參考資料。
﹏﹏⚑ 公館﹏﹏
鄰近出礦坑登山步道約12.3公頃土地,主要是坡度較陡的山坡地保育區農牧用地,過去是國有財產署放租的土地,種植檳榔、竹林等,隨著農事活動減少,已慢慢恢復次生林的樣貌。認養後,透過巡守可避免土地非法濫用,守護石虎所需的完整棲地。
﹏﹏⚑ 三義﹏﹏
位在火炎山自然保留區與三義工業區之間,約0.07公頃的土地,現況是次生林。近年來此區域新增數件大型開發案,雖然認養土地面積不大,但除了可以長期監測,了解棲地擾動造成的變化外,也藉由認養,讓此區域成為鄰近保護區與人為開發之間的緩衝區域。
﹏﹏⚑ 後龍﹏﹏
鄰近後龍好望角及過港貝化石層區域,約0.06公頃的土地。雖然面積不大,卻是位在國土生態綠網關注的淺山區域,是多種重點關注動物、植物的棲地,藉由認養可維護棲地完整以及生物多樣性。
▍感謝 石虎保育協會理事李璟泓協助內文編訂